提起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,网友们说法往往不一,有的认为是北京的“东方红”牌轿车,有的认为是上海的“凤凰”牌轿车,有的认为是天津的“和平”牌轿车等,也有的网友认为是一汽的“红旗”牌轿车等等。其实,第一
我国第一辆国产轿车:“”牌轿车
提起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,网友们说法往往不一,有的认为是北京的“东方红”牌轿车,有的认为是上海的“凤凰”牌轿车,有的认为是天津的“和平”牌轿车等,也有的网友认为是一汽的“红旗”牌轿车等等。其实,第一辆国产轿车是一汽生产的“”牌轿车。
一、历史背景
1956年7月13日,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,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。而此时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点,已经放到了如何尽快发展民用轿车这个问题上。
1956年7月13日,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
1956年4月25日,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《论十大关系》时,说:“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自己开发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。”1958年2月13日,毛主席视察一汽时,看到工人生产“解放”牌卡车的冲天干劲时,对一汽首任厂长饶斌说:“看到中国工人阶级能制造汽车很高兴”,并再一次和蔼可亲地问饶斌:“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?”
饶斌,一汽首任厂长,被誉为“中国汽车工业之父”
其实早在1957年5月,一机部就向一汽下达了设计轿车的命令,并要求样车设计在同年11月正式开始。
毛主席视察一汽一年后,时任一机部部长黄敬到一汽检查工作,向一汽明确提出了载重车改型、研发越野车和轿车三项任务。据记载,当时一汽也提出三个条件,即增加设计人员、增加设计部工作面积和提供参照用的样车。
一汽要制造轿车,也引起了“老大哥”苏联的关注。据记载,时任一汽副厂长的李中康,在苏联实习时,曾向苏联专家征求意见。苏联专家听后连连摇头,建议“想做轿车?你们别那么快。”因为当时“解放”牌卡车才刚刚出厂,而轿车工艺难度比卡车高得多。
苏联专家讲的也是实情。当时的中国汽车界,开发轿车的条件处于“四无”状态,也就是无资料、无经验、无工装、无设备,一切都要白手起家。但当时国内“大跃进”风声渐起,人定胜天的思想无可动摇,所有这些都极大的鼓舞了一汽人。在这种巨大热情的推动下,一汽很快确定了以外国车型为参照,制造国产轿车的发展思路,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展开。
二、研发历程
一机部要求一汽样车设计要在1957年11月正式开始,并提出了“越快越好”的要求。但这项工作究竟该如何搞,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。因为当时的一汽,除了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,不少工人师傅几乎都没有接触过甚至没有见过小轿车,当时能选择的模式只有仿造。但即便是仿造,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。
一机部给一汽厂下达生产小轿车任务后,也开始多方搜集国外制造的小轿车,为一汽提供造车参照样品。1957年6月,朱德将捷克斯洛伐克送给他的一辆“斯柯达”轿车送到一汽作为参考样车。同年8月,又有苏联的“胜利”、法国“西姆卡”以及美国“福特赛飞”等样车先后运到长春。
法国“西姆卡·维迪娣”轿车
据记载,1957年6月,时任一汽设计处处长的史汝楫和另一位工程师前往北京,搜集生产国产轿车所需的资料及图纸。史汝楫在众多的外国轿车材料中细细筛选,选中了法国的“西姆卡·维迪娣(Simca Vedetti)”轿车作为参考车型。这是一款中档普通轿车,外型线条简洁明快,整体布局合理,性能优良可靠,成本造价适中,基本符合当时我国国情和制造条件。回到一汽后,大家通过深入探讨对比,最终敲定以这辆车为“蓝本”,研制第一辆国产轿车,而发动机则确定仿制奔驰190型轿车的发动机。方向确定后,设计工作迅速展开,进展迅速,不出半年,中国首辆轿车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就全部宣告完成。
1958年初,国产轿车开始进入零部件试制阶段。据记载,为了按时完成这次任务,几乎所有的一汽人都参与进来,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,涌现出了很多战天斗地的感人事迹:没有零件,一汽的工程师就到本溪钢铁厂进口的废旧汽车堆中,寻找相关零件进行测绘;没有场地,就在卡车总装配车间用玻璃隔出一块空间;铸造工人每天“晨造型,午浇铸,晚清理”,仅用7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4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;零件加工单位则提出“工序接工序,零件不落地”的口号,保证随时到车间就位;按照设计,整个车身的制造和各种钣金件的加工,没有模具,几乎完全采用手工工艺完成,也就是靠钣金工们一锤锤地敲打成形;发动机、变速箱硬是3天3夜造了出来;骨干技术人员都奔赴现场,解决难题,很多同志把办公室当成了“家”,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有序,协作精神空前高涨……各工种基本上都在几天之内完成了设计和制造任务。
国产轿车试制现场国产轿车试制现场
1958年4月,国产轿车进入总装阶段,为确保进度质量,一汽组建了制造轿车的突击队,把轿车出厂时间由原定的1958年7月15日提前到5月12日,并计划把这辆轿车作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献礼。那段时间,人们真是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,日夜兼程,全力以赴,投入整车组装战斗。
国产轿车进行最后调试
1958年5月5日,第一辆国产轿车在一汽机修车间完成装配顺利下线,代号为CA71,CA为生产厂家的代码,7为轿车的编码,1就表示第一辆。而“”之名则是一汽首任厂长饶斌确定的,来自毛主席当年对国际形势的著名论断,即“压倒西风”。
“”牌轿车试制下线
1958年5月12日上午,第一辆“”牌轿车发动机一次发动成功,开始进入试车阶段。由于变速箱操纵机构连接太多,容易“乱挡”,必须有熟悉操纵机构及车辆故障的人跟车保驾护航。于是,负责“”轿车底盘设计的时任一汽底盘科科长,后来曾任一汽副厂长的刘经传,有幸成为这辆车的第一个乘客。
一汽工人庆祝轿车出厂
1958年5月14日,“”牌样车送到北京审查。最初“”轿车的车头车标使用的是拼音“DONG FENG”造型,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看后说:“这不好,看不懂还以为是外国车呢,要换上汉字,明天早上把车送到怀仁堂,这样中央领导都能看到”。时任一汽计划处科长、后来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迅速到《人民日报》摄影部救助,找到毛体“”两字,送到北京的一家汽车修理厂连夜制作汉字“”车标,天快亮时终于用“”汉字取代了“DONGFENG”拼音造型。而车尾的“”二字是一汽孟少农副厂长从苏东坡字帖上摘选的。
三、性能特点
【外观特点】“”牌虽然是仿制的,但中国的设计师们对车身做了大胆的设想和构思,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,既表现了民族特色,又体现出与外国车的明显区别和与众不同:车头标志为一条金色的龙,象征中国,龙身表面镀有24K纯金;车身侧面镶嵌毛主席书写的“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”字样;车身后大灯设计为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的红纱灯,俗称“宫灯”形状。此外,“”牌轿车流线型车身也给人以特殊的设计美感,银灰与绛紫的配色大气而又低调,极具民族风格的车灯、发动机罩前上方昂首腾跃的金龙、车头镶嵌的“”二字等,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。
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“”牌轿车
【车身数据】“”牌轿车为传统的四门三厢结构,乘员6人,车身全长4.56米,宽1.755米,高1.53米,轴距2.7米;轮距为前轮1.37米,后轮1.35米;自重1230公斤,满载总重1650公斤。
【动力系统】发动机以德国奔驰190型轿车发动机为样机设计制造,直列4缸顶置气门,气缸容积1.9升,压缩比7,使用70号汽油,最大功率发动机4400转/分时为70匹马力,而发动机最高转速4800转/分,百公里最低耗油8升,最高设计时速128公里,经济时速30-50公里,最大爬坡一档为41%,直接档为7.7%。时速50公里时刹车距离16米。变速箱有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档,均有同步啮合器。离合器为单片、干式,外壳采用铝合金制成。底盘则参考法国“西姆卡”的基本结构,但进行了部分改进。
【生产情况】“”牌轿车是我国制造小轿车的第一次尝试,由于经验不足,技术不成熟等原因,故障率比较高,最终没有能够实现批量生产。据记载,该车前后共制造了30辆。
四、辉煌时刻
1958年5月21日上午9时,“”牌轿车准时开到中南海怀仁堂门前,停在小花园内,供参加八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参观,“”轿车的说明书也送到了各位代表手上,供他们参阅。
毛主席和林伯渠试乘“”牌轿车
当天下午两点,毛主席亲自参观了“”牌轿车,并在林伯渠秘书长陪同下坐进小轿车,围着花园跑了两圈后,在原地停下。下车后,毛主席高兴的说:“坐上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”!
刘少奇参观“”牌轿车朱德试乘“”牌轿车
“”牌轿车在北京期间,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、贺龙、陈毅等中央领导先后参观、乘坐,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望。
五、历史意义
“”牌轿车试制成功,实现了轿车生产的“中国梦”,开创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新纪元,全国各族人民为此深受鼓舞。“”牌轿车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,于是一汽加快“红旗”高级轿车的试制步伐。
1958年8月2日,一汽举行“红旗”轿车命名大会“红旗”牌高级轿车生产线
1958年8月1日,今天大家熟悉的“红旗”牌高级轿车诞生,而整个试制过程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。
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评价“”牌轿车,那就是这辆轿车使我们中华民族结束了一个历史,又创造了一个历史,是中国工业史诗中永远值得铭记的一环。(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