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团:“科技小巨头”开道,分兵突进新能源时代_

集团:“科技小巨头”开道,分兵突进新能源时代

来源:

  “大象转身”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,都是困难重重的。既要打破传统的体制,也要进行管理的变革,更要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。   在新能源车领域,无论是销量抑或是声量,头部玩家几乎都是以新势力为主。在新

集团:“科技小巨头”开道,分兵突进新能源时代
集团:“科技小巨头”开道,分兵突进新能源时代

  “大象转身”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,都是困难重重的。既要打破传统的体制,也要进行管理的变革,更要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。

  在新能源车领域,无论是销量抑或是声量,头部玩家几乎都是以新势力为主。在新能源赛道上拥有先发优势的它们,既拿下了令人惊讶的订单数,市值也屡创新高甚至超越数十年历史的传统车企。难道传统车企就真的落后了?

  其实并非如此,传统车企体量大,转型的步伐相对会慢一些,但这也是黎明前短暂的黑暗罢了。这不,最近乘联会新能源月度销量累计破万的名单中,广汽、、比亚迪等车企被点名就是最好的佐证。

  以集团为例,11月5日上午股价突然迎来了久违的涨停。而11月4日晚间集团所公布的10月产销快报,被认为是促动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——今年前10月整车合计销量420.12万辆,同比微幅下降0.21%;其中,55.5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,更是取得187.57%的同比增长。

  这意味着,集团这样的传统车企龙头,也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发力了。

  创新体系,大象也可以灵活

 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集团的行事作风似乎有些低调,要不然公司的股价也不会时隔10个月才迎来久违的涨停。大部分人只知道集团规模很大,但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,除了发布一个扁平化的LOGO,寄寓集团转型的目标之外,在智能网联和电动化方面,还做了最深入最全面的布局。

  

  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管熠中用“四梁八柱”一词来描述新的体系,它们完整覆盖了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,其中的乘用车领域,旗下各大子品牌更是涵盖了高中低三端的布局,更好地赋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。

  在创新技术支撑这一部分,整个集团也有着完整的产业链。你以为集团的零部件都是对外采购的,事实上除了挡风玻璃和轮胎这两个零部件不做之外,其他都是雨露均沾的,在零部件板块实力不容小觑。

  

  比如集团控股的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,旗下的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,已经是智能座舱领域的头部队伍,在2021全球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上,名列17位。而得益于产业链上的支持,旗下的安吉物流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整车物流公司,拥有自己的船队,也开通了国际航线。

  所以,集团整体的转型速度并不慢,步伐反而很灵活。

  科创小巨人,超车的密匙

  从集团的创新体系中其实不难看出,它们的技术转型可以理解为两条腿走路。一条是利用自身金融平台对外技术孵化“科技小巨人”,如零束软件和捷氢科技;另外一条则是跟外部协作,保持开放的态度,如地平线、宁德时代等。

  

  先来说说零束软件,主要业务是致力于提供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,包括中央集中式的电子架构、SOA软件及开发者平台、全栈OTA和网络安全、数据工厂等。这也就意味着,集团可以从电子电气架构开始,更早地参与到整车的研发生产当中。有点华为inside的味道,只不过零束软件是集团的子公司,优先性那是必须的。

  以汽车行业首个SOA软件平台为例,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来临之际,你可以简单地理解它就是个安卓系统或者IOS系统,负责为集团在智能化转型中打造软件平台。它可以将以太网、域控制器、数据交换更好地整合和串联,直连用户形成数据闭环,让一切变得简单。

  无论你是专业的开发者、第三方的开发伙伴抑或是车辆的用户,在不用非常了解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、域控制器、数据流的情况下,也可以采用统一的SOA软件平台的API接口,开发出满足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的软件。

  

  零束软件目前最主要的两个客户是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,全栈系统也已经布置到这两个整车里面。这或许就是当时拒绝华为,通过自研将灵魂和躯壳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底气所在。

  押宝燃料电池,静待春天的到来

  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“科技小巨人”——捷氢科技,也是集团在新能源赛道下半场实现赶超的秘密武器。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领跑者,它自主掌握了“三电”核心技术的研发主体,承载着氢战略的落地与实施。

  

  在寻求零碳之路上,集团不仅仅关注传统电池车的发展,更注重燃料电池车的创新。传统电池车被视为过渡性产品,氢燃料电池车才是实现零碳的最终载体,这也凸显了集团极具前瞻性和大局观的一面。

  目前,捷氢科技产品首先投放应用下游,在公交领域、物流车、重卡等不同的场景都进行了大量投放。而且,集团在推进氢燃料电池车是采用“商乘并举”的策略,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技术储备同步进行。

  至于为何率先应用于商用车的实地应用和推广,捷氢科技副总经理侯中军表示,主要是想通过国内商用车总拉动实现产业规模上升,拉动供应链能力的成长和实现降本有效的支撑,对大批量交付的产品应用场景进行技术的验证。

  

  也就是说,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推广和应用,还欠缺一定的规模、环境和成本等关键因素。以集团深厚的技术储备,一旦条件成熟后会迎来一个爆发的小高峰。

  钟述

  电动化和智能化确实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,但不少传统车企碍于较大的体量和复杂的体系结构,转型的道路或许有些艰难。但集团却呈现出灵活的“大象转身”,通过自身的产业链优势,以更长远的眼光和开放的态度去孵化科技小巨头,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做到技术的全面布局,实现对产业的良好变革,这份从容在传统汽车集团里面实属难得。

本文由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自http://ag-jiuyouhui666.com/news/8600.shtml

上一篇:后合资时代的三个样本:一汽下一篇:集团:“科技小巨头”开道,分兵突进新能源时代

相关文章

图文资讯

行业新闻

友情链接: 久柚 0 0 酒友 0 思集 0 就游绘 九佑 0 酒友汇 界欧 久柚绘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