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的退出,万链的独角兽之梦破碎了? 作者 | 白龙 编辑丨卢泳志 来源 | 野马财经 刘肖有想法,左晖有诚意。在北京二手房市场,家装
北京与链家正式分手,“出道即巅峰”的万链独角兽之梦破碎?
随着的退出,万链的独角兽之梦破碎了?
作者 | 白龙
编辑丨卢泳志
来源 | 野马财经
刘肖有想法,左晖有诚意。在北京二手房市场,家装行业成为双方共同的聚焦点。
这一场合作,始于2015年7月18日,终于2022年1月6日,一起走过了5年5个多月的万链,北京终究还是离场。
1月6日,爱企查信息显示,链家(北京)装饰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,北京企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”)、北京佳信和信息咨询中心(有限合伙)(以下简称“北京佳信和”)均在当日退出股东。
图片来源:爱企查
据了解,退出前和北京佳信和分别持股50%和15%,退出后链家(天津)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由持股35%上升至100%。此次变更也宣布与链家在家装行业的联合正式结束。
一位接近此事的人士表示,退出的事此前已基本确定,可能是近期才进行最后的手续。
两杯几十元咖啡谈成的亿元生意,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2015年6月,时任集团副总裁的刘肖与链家董事长左晖,在一家咖啡馆对在家居装饰行业的合作战略一拍即合。
2015年7月,凭借着、链家两家行业巨头的光环和资源,成立之初的万链就赚足了外界眼球,并且在行业迅速完成扩张。
这一年,也被称为互联网家装的元年。家装行业经历了装修游击队、传统装修公司等发展阶段,正式迈入互联网时代。
借着“互联网+”的东风,打着解决传统装修行业痼疾的旗号应运而生,万链仅用了一年的时间,便于2016年实现了5000单的业务规模,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。
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,当时对于万链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,并且对外公开了业绩目标。
2017年4月,万链第三代产品“INNO home”发布会上曾提出,公司今年的目标是服务15000单以上,月均1250单,在北京突破15亿销售额。
在时任万链副总理李文看来,这样的业绩预期,让他感觉压力很大。他认为,如果2017年万链打算在北京实现15亿元的业绩,那么在单一城市市场占有率就接近10%,而这个体量在如此松散的行业里从未出现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被称为“家装第一股”的东易日盛,2017年在华北地区的营收还不到14亿元。
然而,在第三代产品发布会后,万链开始主动选择失声,此后对于业绩不再谈起。有知情人士表示,万链并未实现盈利。
在这期间,作为万链的第二大股东,链家也不再满足只参股家装企业,期望单独在家装市场发力,双方呈现出不同的诉求。
2017年10月,南鱼家装横空出世,其投资人分别为权明和左晖。2020年4月,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宣布,贝壳找房将进入家装行业,推出全新家居服务平台——被窝家装。
2020年6月,有媒体报道,链家开始全盘接手万链,退出后,包括汪启帆在内的万链原管理团队大部分会留下。也就意味着,万链此前几年的摸索,都将作为经验成果被链家收入囊中。
万链官网停止服务
如今,双方宣布分手后,万链也彻底成为弃子,万链的官网已经停止服务,点击万链的官网连接,会直接跳转到贝壳的被窝家装。
与链家的强强联合,在行业看来,既是家装行业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一次合作,也是一次可能颠覆行业的动作。
作为较为分散的家装行业,在2016-2017年的亿欧发布的研究报告中,行业排名前50的企业,所占市场份额也不到1%。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,到2023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.2万亿元。
作为一个拥有上万亿规模的市场,这样的分散程度,成为了很多企业想要整合的市场。
在万链成立初期,刘肖也曾公开表示,要在三年内再造一个北京的市值,非常看好家装行业的前景。
和链家的合作是双方平台的一次整合。在一手房领域、生产领域具备优势,而链家具备二手房和流通领域的优势
万链凭借两大股东的优势,将的品牌和链家的渠道作为万链的主要资源和后盾。
在这样的联合下,链家在北京区域的线下门店开始为万链输送大量客流,客户占比达到了60%。万链成立之初快速增长的业绩,也让刘肖在第三代产品发布会表示,有信心成为装修行业的独角兽企业。
据了解,万链曾画下一幅美好光景。北京有700万套房子,假如10年全部装修一遍,每年平均就有70万套的量,平均每户10万费用,就是一个700亿的市场。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,营业额也将接近百亿。
尽管万链有占据北京家装市场份额的野心,但对于家装行业来讲,其主要能力不在业绩和签单量,而是在落地能力。
东易日盛董事长陈辉此前曾表示,即便客户很多,签单量也很大,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落地和交付能力,还是会出现困难,重要的不是吸引多少客户,而是怎样让这些客户满意。
想要快速实现规模化增长的万链,也为公司的大变动,埋下了伏笔。
一开始,与链家合作试水家装业务,看似强强联合,但由于理念不同,实际链家却受到重重限制。
一份与链家的协议显示,自万链成立起三年内,链家不能单独发展家装业务,不能投资其他家装公司,北京区域的线下门店也只能给万链推送客流。
在这样的条约下,虽然万链得到了快速发展,但也埋下了不少隐患。
2017年4月,在第三次产品发布会喊出冲击15亿目标后,万链此后不再提及业绩,也没有再谈论规模化的事情,而是选择了求稳。
在随后的两年里,万链的管理层还经历了大幅变动。总经理郭翀、副总经理郭景昌相继离职,链家派到万链的两个合伙人郭景昌和邹吉慧也离开万链。而后万链的法定代表人更为汪启帆。
对于这样的人事变动,有知情人士透露,郭翀在万链的规模扩张中忽视了品控,导致用户投诉频发。而设计出身的汪启帆此前担任集团首席产品设计师,有更强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把控能力。
此后启帆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,希望万链用了两年时间修炼内功,能够打磨自己的产品能力、交付能力、服务能力,在未来把这些能力兑现成产品。他已不再谈论规模,不谈未来开设门店的计划。这样的转变,也印证了知情人士的说法。
在外界看来,万链背后的大幅被动,还与和链家早已心生嫌隙有关。
除了前文提到的左晖投资南鱼家装和贝壳投资被窝家装,2016年1月,链家还以法人股东的身份出现在了家装企业爱空间的股东名单中,而南鱼家装成立于2017年10月,正是万链的业绩冲刺的关键时期。据了解,当时万链的不少人才,开始被其高价挖走。
此后,链家开始把重心放在自己主力投资的家装品牌当中,在规定保护期后,链家在北京的门店也不再单独给万链推送客源,与链家合作的产物被认为已是形同虚设。
有消息称,此后万链的业务量很快由高峰期的月千单下滑到月百单左右。
5年时间转眼即逝,谁也不曾想到,在万链的合作中会如此惨淡收场,与当时的豪言壮语形成鲜明对比。
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,虽然看好此类装修市场,也看好链家的平台,就现在看,当前万链业务的突破性不高,或者说相对表现平稳。这个时候退出,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股权投资策略。
至于万链未来如何发展,以及贝壳家装的走向,贝壳并未直接给出答案,只是表示会在年后正式对外发布。
万链的独角兽之梦会就此破碎吗?欢迎留言评论!